绪言:
一百年前的端午节,毛泽东有个恩师,效仿屈原,一跃冲向万里涛,壮烈阵一火,以死明志!
这一跃,一代听说作古,一种精神永存!
1913年,毛泽东考入湖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预科念书,1914年秋季,毛泽东编入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本科第八班。
一直到1918年6月,毛泽东毕业,毛泽东在第一师范学校渡过了4年时辰。
在此时刻,毛泽东接管过许多恩师的训戒。
其中名气最大真实定是毛泽东自后的岳父、杨开慧父亲杨昌济。
不外,在文化界、念念想界、历史学界影响最大的其实不是杨昌济,而是毛泽东的文史憨厚易白沙。
而易白沙即是阿谁在1921年端午节投海自戕、叫醒国东谈主的听说硬汉!
01、天纵奇才
易白沙,原名易坤,1886年出身于湖南长沙白沙井,他只比毛泽东大7岁,但他家庭配景超越优渥,父亲是清朝武官。
因为他平生钦敬明朝心学始创者白沙先生陈献章(明代心学始创者并不是王阳明,而是他),而更名易白沙。
易白沙从小刻苦勤学,熟读四书五经和《资治通鉴》等书,对中国古代文化有深刻的了解和非归拢般的见识。
易白沙资质异禀,才华横溢,是一个绝世天才。
1902年,16岁的易白沙就主理永绥(今湖南花垣县)师范学校,因为他出色的才华,他在永绥师范学校时刻,系数老先生无不叹服!
1903年,17岁的易白沙,应邀赴安徽执教,主理怀宁中学,继为师范学堂、旅皖湖南中学堂校长。
没错,即是这样夸张,易白沙17岁就作念了校长!
这不是天纵奇才是什么?
此后他一直在安徽从事栽植干事,是安徽驰名的栽植使命者。
在此时刻,他研读郑念念肖《心史》和王船山、顾炎武等东谈主的著述,助长了强烈的反清强国的民族念念想。
02、辛亥功臣
1911年,辛亥改变在武昌爆发,安徽立时反馈。
易白沙积极游说安徽的武官将领们,纷纷举义,安徽负责寂然,脱离清政府统领。
不外,安徽寂然后,社会杂沓词语,兵痞横行。
那时安徽有一个叫王瞽者的巡防营统领,此东谈主草寇出身,飞腾豪放,为非罪人,光天化日之下强抢民财,剥夺民女,罪不容诛。
安徽匹夫敢怒不谏言,安徽督军孙毓筠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易白沙看不下去了,他想要的辛亥改变不是这个样式的。
易白沙愤而组织了一支由提高学生构成的新军,决定撤离王瞽者。
易白沙说服孙毓筠,将王瞽者骗到齐督府。
孙毓筠早就对王瞽者不悦,当今有东谈主挑头,当然随声唱和搭理了下来。
那时孙毓筠和易白沙正本策画由督军府的卫兵动手杀了王瞽者。
可当动手时,卫兵却因为畏怯王瞽者的淫威,临阵怯场,迟迟不敢下手。
状态激荡,方显硬汉本色!
关节时刻,易白沙指挥后生军一拥而入,撤离了王瞽者。
易白沙不单是是一个文弱书生,畏怯无力的教书先生,他胆色过东谈主,敢打敢拼,是一个改变硬汉!
尔后,易白沙积极珍贵社会次序,他是当之无愧的辛亥改变功臣。
可惜,辛亥改变班师后,班师果实很快被袁世凯抢夺,民国政府统领黯淡,易白沙嫉恶如仇,并莫得采纳在新政府当官。
1913年,二次改变爆发,易白沙驰驱湖南和安徽两省之间,发动我方的东谈主脉,挞伐袁世凯。
但是,改变党东谈主和袁世凯势力出入悬殊,二次改变失败。
易白沙被动流一火日本,与章士钊创办《甲寅》杂志,发表揭露帝国方针和袁世凯蠹国病民罪状骨子的文章,启发国东谈主念念想。
03、反孔第一东谈主
1915年,袁世凯下令宇宙尊孔读经,一反历史潮水,尊孔相沿,为此陈独秀创办《新后生》,主理新文化领略,制止这股邪门歪道。
易白沙和陈独秀是死党好友,他积极反馈。
1916年2月12日,易白沙在《新后生》杂志上发表《孔子平议》等文章,宣传民主与科学,他认为“中国二千年尊孔之大微妙”,就在于历代封建统领阶层“诈欺孔子为傀俑,把持六合之念念想,使失其目田”。
为了打倒念念想和学术上的专制方针,他明确倡导“真义以狡辩而明,学术由竞争而进”,体现了强烈的民主方针念念想。
易白沙在《孔子平议》一文中指出:自汉武帝运行,“奉命百家,独尊儒术,诈欺孔子为傀儡,把持六合念念想,使其失去目田”。
况兼,易白沙进一步指出,历代“民贼独夫”(指天子)倡导的儒家学说,存在四大残障。
第一,孔子尊君权,漫无截止,这样就会导致封建君主、独夫专制。
第二、孔子讲学学许问难,容易导致念念想专制之弊;
第三、孔子缺少填塞主张,容易为东谈主所借口;
第四、孔子但重作官,不重谋食,容易让老匹夫受赃官污吏盘剥!
易白沙是最早提议“打倒孔家店”的标语,是新文化领略中反孔檄文之一,他亦然新文化领略中反对尊孔读经的第一东谈主,他最初揭开了五四新文化领略期间批判孔子专制方针念念想的序幕。
不仅有劲地促进了那时湖南常识界的念念想解放,况兼对五四新文化领略也产生了潜入影响。
易白沙的主张对那时中国念念想界、文体界、历史界来说,无异于是好天轰隆,震耳欲聋,酿成了平时的影响。
多量后生学子齐深受其影响。
许多东谈主不知谈的是,对于汉武帝“奉命百家,独尊儒术”即是易白沙在《孔子平议》中初次提议来的。
尔后,易白沙写出持久名著——《君王春秋》,他在文章中列举了许多史实,裂缝封建君主专制。
连合揭露了史册中历代君王万般恶行,从东谈主祭、杀殉、弱民、媚外、空幻、破坏、愚暗、酷刑、奖奸、多妻、多夫、悖逆等十二个方面将“吾国数千年残贼匹夫之元凶大恶,表而出之”。
易白沙认为:中国两年多年封建社会之是以停滞不前,一个紧要原因就在于专制方针填塞统领的黯淡老套;在专制方针统领下,唯独东谈主治,而无法治;诚然东谈主治的表面字据是圣东谈主之治,但在试验社会中,坐在君王宝座上的“入主”更多的是耳目失聪的庸主。
易白沙对历代专制君王之恶行的揭露和批判,不单是是为了检验历史,更紧要的是为了规戒试验。
在此之前,从来莫得东谈主向易白沙这样三言五语地裂缝封建君主专制。
此文一出,六合震恐!
孙中山阅读此文后,高度评价谈:
“从历史事实,唤起常识阶层诛锄民贼独夫,可谓严于斧钺矣”。
孙中山大受荧惑,为之题签。
也即是从这时候起,易白沙逐步将重点转向念念想改变、栽植兴国。
1921年,这是中国近代史上不同寻常的一年,这一年北洋军阀混战链接。
上一年刚完结的直皖战役后,直、奉两系军阀共同戒指了北京政权,两边矛盾剧烈,导致相关破裂,正准备发动另一轮大战。
这年4月,孙中山在开辟粤军完结桂系,重建军护法政府后,曾两次写信给易白沙,邀他谄媚改变宣传干事。
但是,易白沙莫得搭理,他对于这种军东谈主之间的争斗照旧兴味索然,也不肯再链接作念念念想发蒙之事。
对于这个国度,他照旧接近萎靡了,他想要用我方的格式,为救国作念一份孝顺。
1921年4月底,易白沙独身一东谈主潜赴北京,谋刺北洋军阀,未能笔直。
5月5日,孙中山在广州宣誓就任中华民国超越大总统,晓示组织负责政府。
易白沙问讯后,南下广州,面见孙中山,条目“组队赴朔方杀贼”。
可惜,那时形势杂沓词语,孙中山闻风而逃,婉拒易白沙北伐建议,易白沙十分萎靡。
胡汉民、张继等东谈主劝他“宜文章报国,不必赴险。”就连好友陈独秀也不接济他的想法。
这让易白沙颠倒喧阗,找不到出息的他,堕入一种空前的萎靡当中。
他不应允中国就此千里沦,可他又不知谈中国前进的谈路在那里。
他为了我方趣味的故国,作念了他所作念的一切,可他却莫得看到任何但愿。
他对故国爱得多深千里,就有多萎靡。
05、以死明志
1921年6月10日,这天是端午节,易白沙独自乘船赶赴一直仰慕的白沙先生陈献章的故我广东新会白沙。
他决心效仿屈原,警悟国东谈主。
于是,他跳海自杀,以死报国,年仅35岁。
易白沙临终之前,也曾给亲戚寄了一封遗书嘱咐后事,分为三部分。
在遗书中,他嘱咐将他的家产分派给了姐姐、两个妹妹、四个侄子,并详备列举了他生前所欠的债务,请亲戚变卖一些竹素来偿还。
尔后,他在遗书中写谈:
我身后不要承袭,不要木主,不要祭祀烧包万般欺东谈主之事;我已请粤中当谈者,葬于海岛,极为状态。如有东谈主倡言归骨长沙者,我为厉鬼击之!
白沙病后身弱,对于学问上干事上不行有所跳动,故欲为散逸之阵一火,以求杀贼而死。其事不为先生所赞叹,则白沙侧身寰宇,不外一蠢,有何糊口之价值。今已蹈海而死,命赴黄泉。若祸害犹浮此臭皮囊于水上,请进言当过,以三寸之棺葬于海滨,不欲归骨长沙。
孙中山闻讯后,迅速派东谈主去拜访易白沙的厌世原因,得知易白沙是的确自杀之后,怀着悲痛之心,发表“赏赐易白沙函”。
易君白沙,志切报国,蹈海而死,遗渺蜕然…建亭树碑,永留顾虑,俾与梅花孤冢同,足起后东谈主凭吊之念念。
易白沙身后,六合震恐,《民国日报》、《大公报》等报刊纷纷发表长文报谈此事。
尤其是《大公报》从1921年8月20日,到9月8日,链接二十天发表易白沙悲痛会文章。
自后,驰名文史学家、浙江第一师范学校四大金刚的刘大白曾写诗吊唁易白沙谈:
白沙蹈海死了/白沙化作了海/海化作了白沙/白沙是海底灵魂/海是白沙的灵魂/海底生命底流转/即白沙底生命底流转!
04、师徒情深
易白沙有个哥哥叫易培基(1880年—1937年),曾担任曾任湖南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校长、故宫博物院首任院长、总统黎元洪文书。
1917年,易白沙在哥哥的邀请下,从上海回到长沙任教,曾任长沙县立师范学校、第一师范学校文史教习。
那时,毛泽东还在校修业,他被易白沙的才学所纳降,尤其是易白沙颠覆性的念念想,深深地颠簸了毛泽东,毛泽东谦让接管了易白沙的训戒。
那时候,毛泽东和蔡和森等东谈主压根就不无礼于学校的教训,时常去易白沙家中谦让求教。
易白沙也对毛泽东超越鉴赏,两东谈主相交甚笃。
在第一师范学校宽阔憨厚中,易白沙是最热烈的改变者之一,独一不错与之相忘形的唯独徐特立。
易白沙对毛泽东影响超越大,在毛泽东改变念念想转型中起着不可冷漠的作用。
比如,那时毛泽东跟蔡和森等东谈主齐选藏墨家学说。
这即是受易白沙影响,易白沙对儒家念念想痛心疾首,在诸子百家中,他最钟爱墨子。
易白沙为东谈主任侠,力争发扬墨子的尚同、非攻、兼爱等主张。
易白沙这种包涵巨匠的泛爱之心,更是对毛泽东影响很大。
更难能珍贵的是,当毛泽东组织第一师范学校的同学进行学生领略时,校长易培基是持反对气魄的,而易白沙却超越援救毛泽东等东谈主的作念法。
毛泽东毕业后,易白沙又曾任天津南开大学、上海复旦大学肃肃,可谓是桃李满六合。
当毛泽东得知易白沙跳海后,心里很不赞同恩师的作念法,却也十分笃信恩师的豪壮之情。
他对易白沙这种以死明志、叫醒国东谈主的作念法评价谈:
“有方针之自杀,其为自存有价值”。
他怀着笃信和怅然之情撰写挽联:
毋庸之东谈主不死,有效之东谈主愤死,我为民国前途哭;客岁悲痛杨公,本年悲痛易公,其奈长沙后进何。
(注挽联中的杨公是指毛泽东恩师、岳父杨昌济,杨昌济于1920年1月17日祸害病逝)
毛泽东对易白沙这种“有效之东谈主愤死”深表怜悯和钦佩。
可惜的是,易白沙满怀报国热忱,最终如故莫得找到正确的改变之路。
而他的学生毛泽东就在他阵一火后的7月,进入了一大,找到了多量改变志士为之高涨、阵一火的改变真义,开辟了一条中国改变康庄大路。
终于,历经28年高涨,他的学生指挥中国东谈主民,推翻三座大山,得到改变的班师,竖立一个他想要的国度!
如若,易白沙在天有灵,粗略他也会以为很忻悦吧。
正如他的学生所言,他的阵一火之举,是有方针的自杀,是有价值的。
结语、
1961年秋天,为了顾虑屈原,毛泽东写了一首名诗。
《七绝·屈原》屈子往日赋楚骚,手中执有杀东谈主刀。艾萧太盛椒兰少,一跃冲向万里涛。
在这首诗中,毛泽东脸色吟唱了屈原的不服精神,连合阐扬了他所强调的价值取向和改变精神!
宁肯战斗而死,也不肯马阻滞虎!
毛泽东写的是屈原,又何尝不是在说易白沙呢?
手中执有杀东谈主刀,一跃冲向万里涛。
屈原作念到了,易白沙也作念到了!
今天是端午节,咱们在顾忌屈原亦或是伍子胥的同期,请不要健忘易白沙这个改变志士欧洲杯体育,这个爱国小儿!